唐海波: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八生于鞍山市,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,鞍山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,自少年時代學習書法已逾四十余年,從未間斷對傳統碑帖的臨摹學習,由淺入深,由“技”到“藝”,循序漸進,甘苦自知,深識中國書法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位置,是最具代表中國文化精神的精髓。
在前輩先生們的耳提面命的指導下,“天不負人”,自八十年代起,開始參加省市全國性書法活動。
八八年獲全國神龍書法大賽金獎;
八九年參加遼寧省二十九人進京書法展;
全國首屆扇面展;
第七屆全國書法篆刻展;
全國第二屆行草書大展;
全國首屆行書展;
二○○八年七月在煙臺美術館舉辦個人展;
鞍山電臺、電視臺做過專題采訪報導。
書法藝術博大精深,前人“經典”浩如煙海,對書法藝術的發展,認識和理解,應該建立在努力去解讀古人,批判的接收,掌握中國文化與書法藝術精神的契合處,所以必須從文化的角度去理解中國書法。
多年來在學習前人“技術”的同時,對前人書法論述,深入地學習,并發表了一些關于書法的認識文章,刊登在各種報刊上。并利用文章對周圍有造詣者給予評論推置。發表文章:
《理念的啟迪-觀聶成文先生書法集》發表于《書法導報》二○○一年第二期。
《勤于學敏于行-徐康巖印象》發表于《書法導報》二○○一年第十期。
《弘鑒前賢 經和且平—張世剛小照》發表于《書法導報》二○○一年第三十期。
《理、質、韻—讀張世剛書畫集》發表于《藝術與收藏》二○○二年第六期。
《心地平時韻自生—論王宏書法藝術》發表于《書法》二○○四年第六期。
《當代書法優戚說略》發表于《武漢長江大學學刊》二○○四年第四期。
《趙孟頫書法藝術成因淺探》(與張世剛合作)發表于《中國書畫》二○○四年第五期。
《“書畫同源”點滴說》發表于《藝術投資》二○○六年第四期。
《“側”與“偏”的辨言》兼及“中鋒”用筆被選入古今經典書法論文。